根據以往類似工程經驗和投入工程水下鉆爆機械設備力量綜合考慮,對水下爆破選用鉆孔爆破法施工。其施工工藝流程如下:爆破設計→錨定鉆孔作業平臺→移機就位→確定孔深→套管護孔→鉆孔→成孔沖洗→測量驗孔→裝藥→連線→平臺撤離→起爆信號→起爆、震動監測→爆破效果檢查→解除警戒。
水下工程施工中的幾項主要技術措施分述如下:鉆孔作業平臺設計制作浮箱式簡易起升鉆爆作業平臺船(16m×6m)。作業平臺采用鋼體浮箱結構,兩浮箱間距5m。浮箱內徑Φ1100mm,單長12m,扣除浮箱、平臺鋼結構自重,浮力約為15t。通過槽鋼、工字鋼將兩浮箱焊接為承載鉆機及附屬設備的船體[2]。潛孔鉆鉆機由腳手架鋼管鉸接固定在平臺上,組成鉆機作業平臺。浮箱兩側各向外伸出0.5m,另外焊接兩個小平臺,可供4臺KQ-100型潛孔鉆機工作之用。為加快鉆機就位速度,鉆機平臺可沿槽鋼軌道滑動移位。測量定位后,采用8只鐵錨及100m以上的錨繩,由機動小駁船牽引到達爆破區域后,依靠船上人工收縮錨繩配合準確就位。利用5t手拉葫蘆人工控制將4根立柱(Φ240mm)沉入河底,使鉆孔平臺升起基本脫離水面,此時整個鉆孔平臺上的荷載完全支承在4根鋼管立柱上。鉆孔施工時,不會受到波浪起伏的影響,保證成孔質量。鉆孔平臺移位時,先收回立柱,使鉆孔平臺浮在水面上,此時通過拉動錨繩將平臺移到下一鉆孔位置施工。
(一)水下工程鉆孔設備及爆破器材的選擇
(1)鉆孔設備的選型
由于水下鉆孔爆破,加之水面上的限制,選用KQ-100潛孔鉆機鉆孔,孔徑Φ90mm。
(2)鉆孔附屬機構
水下爆破條件采用垂直鉆孔作業。鉆孔機具選用KQ-100型潛孔鉆,藥卷為Φ70mm,炸藥選用抗水性能良好的乳化炸藥。為保證鉆孔后的裝藥和清孔,在鉆孔之前,先將1根下端帶有環形(鉆徑Φ117mm)的中空套管鉆透覆蓋層(淤泥層),并鉆入基巖一定深度,然后在套管中下鉆桿,在基巖中進行鉆孔。為確保開挖達到設計深度,鉆孔應有一定的超鉆深度,超鉆深度取1.0~1.5m,即實際鉆孔深度為1.5m~4.5m。
(3)爆破器材的品種選取。
選用具有防水性能良好的乳化炸藥,裝入Φ80mmPVC管中。非電雷管用“雙高”雷管。起爆網絡采用孔內高段位、孔外低段位毫秒微差復式起爆網絡,以確保傳爆的準確性。為確保安全,用粗砂將炮孔堵滿,防止沖炮。在每只爆孔孔口用砂袋封口覆蓋,砂袋系一浮球露出水面,其作用:①作為爆破孔位標記,便于集中裝藥;②裝藥后便于連接導爆管腳線沒,形成起爆網絡。
(4)導爆管的放置。在水中放置浮胎,使其固定地飄浮在水面上,將“每船同排”的導爆管按綁在一只輪胎上,按照“從后到前的順序”將輪胎上的導爆管用“同段”非電雷管連接起來,為了不使傳爆雷管將其他導爆管炸斷造成拒爆現象,連接時應將雷管置于浮胎上面,并用泡沫盒包住扎緊,不能浮在水面隨波漂移。
(二)水下工程安全校核
水下爆破所產生的危害表現為爆破地震效應、水中沖擊波效應、空氣沖擊波效應和水面波浪效應。
(三)水下工程爆破效果
爆破后,巖石破碎塊度理想,水下清渣順利,經檢驗,對閘門及周圍建筑物無影響。